提到玉米肥料,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玉米生長對肥料的需求,玉米從播種到收獲分為不同的生育時期,苗期需肥較少,約占總需肥量的10%左右;撥節(jié)孕穗期需肥量多,占總需肥量的50%左右;成熟期需肥量點總需肥量的40%左右。這一規(guī)律要求玉米生長的中后期要有充足的肥料供應。產(chǎn)量對肥料的需求是:一般每生產(chǎn)50公斤籽粒.需吸收純氮1.72公斤,磷0.62公斤,鉀1.63公斤。
目前市場上肥料的品種繁多,按照有效成份及用途,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:
1、有機肥(如生物菌肥)
有效成份有氮、磷、鉀、微量元素和固氮菌等。這種肥的優(yōu)點是養(yǎng)地,久用能改良土壤,肥效長,在玉米的整個生育期都會發(fā)揮作用,提高其它肥料的利用率,還具有一定的促早熟的功能。
2、化肥(分單質(zhì)化肥和復混肥)
單質(zhì)化肥和尿素、硝銨、氫銨、硫銨、鉀肥等。復混肥有氮磷復合肥如二銨等,氮磷鉀復合肥,還有含微肥的氮磷鉀復合肥;实奶攸c是大多數(shù)都屬肥,持效時間短。在購買和使用復混肥時,一定要弄清有效成份含量和持效時間長短。
3、微肥
含有微量元素的肥,如稀土微肥、鋅肥、硼肥等,用量少但作用大,能防止玉米的缺素癥。
肥料的使用方法
傳統(tǒng)的施肥方法有基肥、口肥、追肥、葉面肥,但現(xiàn)在的玉米生產(chǎn)實踐中,有一部分農(nóng)民朋友為降低生產(chǎn)成本,減少勞動強度和勞動量,采用一次性施肥法,經(jīng)過多年實踐觀察一次性施肥法有很多缺點:一是一次施肥深度容易被忽視造成基肥、口肥不分;二是容易“燒種”“燒苗”;三是肥效發(fā)揮不正常,易流失;四是易造成后期“脫肥”。有一部分農(nóng)民只施口肥和追肥,造成肥料養(yǎng)分不全、不足,影響產(chǎn)量。單純從豐產(chǎn)的角度考慮還是傳統(tǒng)的施肥方法有利增產(chǎn)。如果一定要采用一次性施肥則必須注意以下幾點:
1、深度90%的肥量要施到耕層15厘米以下,深度不夠既容易“燒種”、“燒苗”,又容易流失。
2、量足一次性施肥要比傳統(tǒng)的施肥方法多用10%的肥量,避免由于肥量的流失造成總供肥量的不足和后期脫肥。
3、成分全因為是一次性施肥,所以所施肥料的品種、成份必須全面,有機質(zhì)、氮、磷、鉀和微量元素做到應有盡有。
4、持效期要多選用長肥效性肥料,持效時間長,避免成熟期“脫肥”。
5、口肥一次性施肥也要有10%的肥量做口肥隨種下地,苗期所需的肥量,口肥應采用性肥料。
6、一次性施肥有農(nóng)家或有機肥做基礎(chǔ),輔之以化肥,這樣才能做到好的效果。
肥料的用量
肥料的總用量要由土質(zhì)和產(chǎn)量目標決定。如果能做到測土配方施肥,才是科學的。如果做不到測土配方施肥,那就只能憑經(jīng)驗。一般連續(xù)多年使用農(nóng)家肥地力好的地塊,每公頃施用75—150公斤二銨加225—300公斤尿素、75公斤鉀肥和適量中微肥或者每公頃用有效成分含量45%的氮磷鉀復混肥(N-P2O5-K2O為15-15-15)400—450公斤加尿素120—150公斤。
綜上所述,在玉米的生長過程中,肥料品種的選擇和施肥方法十分重要,選擇合適的肥料,并運用科學的方法,這樣才能使玉米有個好收成。